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百年语堂记忆海峡两岸漳州林语堂文化研讨会综(2)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林语堂虽然“两脚踏东西文化”,文化背景多样,但他深厚的文化造诣与他出生地的闽南文化依然息息相关。厦门理工学院林祁教授指出“humor”一词不但

林语堂虽然“两脚踏东西文化”,文化背景多样,但他深厚的文化造诣与他出生地的闽南文化依然息息相关。厦门理工学院林祁教授指出“humor”一词不但在翻译手法上借鉴了闽南话“玩耍”的读音,更因为闽南的山川风情、“讲古”和“话仙”情怀、闽南所处地理位置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便利因素使得林语堂形成了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幽默观。平和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林丽红从林语堂的散文创作入手,发现故乡山水、母语情结和家国情结始终是林语堂生活和创作中的重要元素,这种乡土情怀对他的人生走向和散文创作影响深远。

与林语堂这种高深文化造诣相伴而生的还有其丰富、深邃的思想意蕴。嘉南药理大学欧天发教授指出林语堂常常能从生活体验层面、中西对比层面、幽默等角度去深入浅出地揭示国民性的丰富内涵,令人产生戚戚之感。东北师范大学和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庞秀成、刘莉老师,从林语堂语言和翻译观中发现了他“调和儒道、批判开新”的哲学思想,认为林语堂的哲学思想是生活化的,更将这种哲学视野作用于他的语言观和翻译观中。闽南师范大学博士生邹建英则指出林语堂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他方圆有度、中庸近情的“半半”人生观:坚持物质和精神的富足与协调、婚姻和家庭的中庸与和谐、为人和处世的平和与宽容。

(二)文化传播

林语堂作为重要的双语作家,无论是其翻译成就还是传播文化的功绩都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褚东伟教授总结了林语堂独具特色的一面:同时兼具中国传统文论的“性灵”特点和西方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特征,从而成就了他不可复制的林氏翻译理论。闽南师范大学卢水林老师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冯智强和陈敬岩老师从林语堂著译中的语言策略角度谈及中国文化传播的对外译介问题。卢老师认为基于语料库语言学视角,通过现代语料库检索平台能够展示“林语堂作品中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从而能揭示林语堂在传播中国文化时所采取的语言策略。而冯智强和陈敬岩两位老师都认为林语堂翻译语言中包含着强烈的中国文化自信,自信体现在他的词汇、句子和篇章之中,这种语言自觉对于启发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邢以丹老师论述了林语堂作品在20世纪30至40年代在日本译介时遭遇到不同认知和多重阐释的概况,她认为实则背后隐含着日本民族意识形态的操纵。

林语堂文化传播中关于“中国形象”的书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论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朱双一教授通过闽籍近现代中国三大家陈季同、辜鸿铭、林语堂关于“中国形象”书写的对比研究,指出在用外语向世界呈现“中国形象”时,由于时代背景、个人出身等原因而表现出诸多差异,即陈季同目光多投射于中国民众的世俗生活、风情习俗,在情感态度上对封建中国文化多溢美之词,凸显了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的文化视野;辜鸿铭在目睹了西方的宗教和法律在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方面已经失效的情况下,站在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上看待中国的儒家文化对西方社会的优势作用,认为它能成为西方文明的救世良方;林语堂则持中庸之道,坚持人文主义立场,对国民性的优缺点皆有所揭露,将中国文学经典多方面译介给世界,从而使得中国形象的呈现更显丰富多元。同时林语堂认为中国社会的危机可在闲适幽默、消极无为中“自愈”,但这种思想日后得到转变。

此外,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煜斓教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统筹观照林语堂作为“智慧人物”的“智慧特征”:在平凡生活中追求诗意人生、在民族大义问题上的前瞻性判断、在文学审美领域开辟现代散文发展新道路、在寥寥数语中闪耀着智慧人物的思想光芒。陈老师通过大量例证肯定了林语堂这种生活追求的现实意义,这种“智慧”使得他在东西方社会赢得了共鸣和推崇。

三、林语堂教育实践研究

林语堂不仅是一位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界,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改革也具有启发意义。因此,对林语堂教育实践的研究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部分。

平和县林语堂纪念馆许少梅梳理了林语堂对女儿的独特教育理念。许少梅认为林语堂幸福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熏陶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他在女儿教育方面,能够坚持“亲和力”和“爱的教育”,通过激发学习积极性以及好学风、快乐学习等良好环境的刻意营造,引导孩子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许少梅同时也指出了林语堂这种“重放不重收”等教育观的不足之处。西北师范大学张硕教授则从英语教育的角度论述了林语堂的英语教育思想。他认为林语堂在1928至1930年间出版的中学教材《开明英文读本》不仅在当时为其赢得了英语教育专家的巨大名声,这种英语教育理念也对提高当今国内英语教育水平有重要启发价值,即用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理念来编写英语教材,在内在意念与外在形式相连的语言本质认识基础上,注重听说读写语言功能的实际应用,并加以用英语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指导,从而实现英语教学、学习目标。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nmgsfdxxbzz.cn/qikandaodu/2021/0301/649.html



上一篇:六一大叔外三篇
下一篇:以数为马七十载星辰大海在路上记西华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投稿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版面费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