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可行路径分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艺馨(1997—),女,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胡伟华(1972—),女,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党的“十八大”

张艺馨(1997—),女,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胡伟华(1972—),女,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 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 000万人以上[1]。我国在扶贫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扶贫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背后,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精准施工。尽管如此,我国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依然任务艰巨,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并不代表着贫困问题就此结束。要想实现贫困人口在脱贫后不返贫、在新的贫困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必须构建可持续脱贫的机制体制。

产业扶贫是构建脱贫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促进产业发展是保障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的长久之计。内蒙古作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支持贫困户农牧业产业扶贫,培育和壮大特色农牧扶贫产业,始终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府不断推进和落实产业扶贫的相关政策的同时,农牧业产业扶贫的工作和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内蒙古农牧业扶贫脱贫的工作依然艰巨,需要持续关注脱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1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扶贫概况

2019年以来,内蒙古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兴牧、绿色兴农兴牧、品牌强农强牧、科技兴农兴牧,农牧业农村牧区改革持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梯次展开,农牧业产业扶贫扎实有效。2019年实施项目8 096个,扶持贫困人口115.2万人次。其中,农牧业产业扶贫项目共实施7 065个。贫困旗县投入农牧业产业发展资金140亿元,重点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发展农牧业方面以肉羊、肉牛、生猪、家禽、饲料饲草、玉米、马铃薯、蔬菜等八大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采取“菜单式”扶贫、企业带动、资产收益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覆盖贫困人口83.15万人次,贫困人口可以在产业价值链条中不断受益[2]。全区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比例稳定在82%,紧密型比例达到54%,形成了牛奶、玉米2个千亿级;肉羊、肉牛、羊绒、马铃薯、小麦、杂粮杂豆、向日葵、蔬菜和饲草产业9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此外,全区粮食产量达到3 652.6万吨,实现“十六连丰”,肉类产量达到257万吨,畜牧生产实现“十五连稳”,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1.5万元,增长10%以上,为深度贫困人口脱贫和实现可持续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3]。

2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农牧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虽然有所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实践过程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农牧业生产规模有限,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内蒙古深度贫困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良好的机械播种工具和配套设施,产出规模有限,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高昂,导致贫困地区的农牧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牧产品的经济效益低下,没有切实发挥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内蒙古农业生产主要以玉米、大豆和薯类为主。但是从总体生产规模来看,内蒙古的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并不突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 384万吨,内蒙古粮食总产量3 652.6万吨,仅占全国5.5%;全国粮食种植面积11 606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381kg/亩,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682.8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仅为356.7kg/亩,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4]。可以看出,内蒙古的农业生产规模和全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虽然个别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其他特色农业的规模与种类依然占比很少,相对于数目庞大的深度贫困人口,仅仅依靠某几个主导性产业并不能完成可持续脱贫的艰巨任务。

2.2 农牧业产业价值链短,农牧产品附加值低

内蒙古农牧产品资源和种类十分丰富,但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导致农牧业科技产值占比低,新型农牧产品产业价值链短,缺乏新品种和新产品带动产业链的延长和创新。一方面来看,大多数贫困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并未进行全面化的改革和创新,缺乏高端的技术支撑和机器设备,主要农牧产品加工企业的科学技术和研发产品的能力不足,加工增值水平低,难以对专业化的生产形成持久而有力的支持,农牧产品产业链不完整;另一方面,农牧民大多以传统模式组织经营,贫困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仍以粗放形式为主,农牧区合作组织薄弱,当地的特色农牧资源开发困难,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经济优势。从内蒙古农牧业的产品市场情况来看,乳制品主要以高温灭菌奶、奶粉、酸奶、冰激凌等商品为主,产品细分程度低,没有形成垂直细分奶类市场,缺乏深加工产品;肉类加工绝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简单加工为主,尚未形成优良的肉类产品加工技术,进一步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粮油产业大多数以原油初级加工产品进入市场,产品附加值不高;从牧草种植目前来看大多处于自产自用阶段,并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农牧产品的产业链延长受限,产业化经营困难。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nmgsfdxxbzz.cn/qikandaodu/2021/0513/1125.html



上一篇:内蒙古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一封歪打正着的情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投稿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版面费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