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上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是吾俚崇明人!(3)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施忠把对音乐的专业精神贯穿始终,同时把对演奏的热情倾注在了教学上。他待人接物温文尔雅,总是面带微笑,这让人很难想象他“严肃”起来是什么样


施忠把对音乐的专业精神贯穿始终,同时把对演奏的热情倾注在了教学上。他待人接物温文尔雅,总是面带微笑,这让人很难想象他“严肃”起来是什么样。其实,他把严肃的一面全用在了钢琴专业教学上。他的学生习惯称他“师父”,施忠则喊他们“徒儿”。见识过施忠在专业课上的严肃后,不少人又开始叫他“虎爸”。

施忠的一名学生回忆,研一的时候,施忠给他布置了一首练习曲:李斯特《森林的呼啸》。回课时,施忠听出了演奏背后的疏于练习,发了很大的火,“师父将手中的笔重重扔下,摘下了眼镜,眼里满是怒其不争的无奈。我当时看着乐谱上师父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标记,觉得非常愧疚,不断责问自己,为什么不花更多的时间练习?”

从选曲、练习,再到背谱、串联以及表现,从挖掘谱面信息到整体风格把控,从微妙的音色变化到台上状态的调整,施忠的叮嘱和鼓励自始至终伴随着学生们的艺术之路。每次参赛前,学生们都会收到师父微信发来的鼓励:“多想声音,多想音乐和情境,注意力放在指尖……”他们感慨,这时候“虎爸”变成了“慈父”。

通过几十年的坚持,施忠不仅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有无数演奏和教学的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钢琴演奏”“音乐作品分析”“音乐教育”等专业领域的教学上受到了业界的肯定,收获累累硕果,公开出版发表《中外经典钢琴作品导析》《全新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等专著、教材、论文、歌曲20部(篇)。论文《论钢琴演奏者的音乐结构整合能力及培养》曾获首届全国钢琴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

2006年,施忠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开了一场讲座音乐会,边进行钢琴演奏,边以《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为题,向国外的钢琴爱好者介绍中国音乐,现场观众无不被他的气场吸引。这气场来自数十年钢琴演奏和教学经验的积聚,他从崇明岛走出去,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世界的舞台,他内心的广阔决定着他境界的高远。

此外,施忠还借着这次机会,向美国钢琴学界展示了中华传统音乐的魅力。一场场报告、一台台音乐会,无不在传播中西通融的可能性,在国外学者和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和美国导师贝克教授

在美国当访问学者期间,施忠看着国外的音乐教育事业,心中所想的却还是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和未来,尤其促使他在教学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看到了国内教育的弊端,只重技,不重术。“美国高效的音乐专业教育方法和课程,给了我很多启示。有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吸取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博采众长,不囿于一隅。”

回国后,他整合世界各国的优秀钢琴教学法,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始更加注重于对师范类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

他所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30多人次,在国内外音乐类专业比赛中获重要奖项,培养钢琴演奏的专业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德国、英国、波兰及国内知名音乐院校。许多教授都不约而同提到:“John(施忠英文名)的学生我们都认可,他的人品和教学技术,令我们钦佩。”

怀着初心献身教育事业

2008年,学校任命他为上师大音乐学院副院长。施忠开始了教学、管理“双肩挑”的生活。问他,“又要抓专业教学,又要做学院管理,精力怎么够得上?”“早上提前半小时到,晚上延后两小时下班。”他笑着答。

在工作上的成绩突出被越来越多人看到,2010年,施忠接到了来自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邀请。面对这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施忠没有理由拒绝,他决定去北京的出版社挂职半年,担任期刊中心主任,试着“和科研过过招”。

从上海到北京,一路走得顺利。但不到半年,施忠便递上了辞呈,再次回到上海。这次,是因为亲情的牵绊。父亲突发重病、女儿高考在即,他没有理由犹豫,走得果断,选择重回上师大。

很多人不理解,质疑他的选择。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主动放弃来自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橄榄枝,等于是自己关闭了快速晋升的通道。然而,这看似突然的决定,在施忠这里,却是个简单的选择。他说:“说到底,是性格使然。在人生大事上,我的内心有着清晰的排序。懂得感恩,饮水思源,这是我的人生信条。”

崇明对于施忠是剪脐之地,尽管如今工作忙碌,施忠依然保持着“每隔一周回崇明看望母亲”的习惯。他惦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感情之深,从他一口流利的崇明话中可见一斑。他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带着自己的学生,定期来崇明开出一场场别具特色的钢琴专场音乐会。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nmgsfdxxbzz.cn/zonghexinwen/2021/0624/1304.html



上一篇:那年我师大毕业,在老家的乡镇任教,娶了大我
下一篇:画“抗癌漫画”的河师大女孩毕业了,书记在医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投稿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版面费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