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游牧民族的社会转型与草原生态张昆著根在草原(4)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同时,该书采用了人类学的深度访谈与参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同一问题,尽量做到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两者兼顾,互为印证。对于涉及牧业经济相

同时,该书采用了人类学的深度访谈与参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同一问题,尽量做到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两者兼顾,互为印证。对于涉及牧业经济相关方面的数据,也结合了问卷方法,力求论文描述过程中的准确性。在参与观察的同时,结合了心理学中的倾听、释义、共情等方法了解访谈对象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此外直接引入访谈者的语言,并对之进行语言、语义、语境的分析来撰写民族志。而在描述田野点概况、部落历史以及生计方式的演进过程中,也参考了丰富的地方志、民族通史等文献资料。由于田野过程中,有很多游牧生产过程、生活场景及节日仪式,还有一些马头琴、长调、呼麦、搏克、赛马等代表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表演过程,为了通过影像记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后期的写作复原现场感,张昆博士经常骑着牧民的摩托奔走于各嘎查和各牧户之间,一手拿着摄像机,一手拿着照相机,以便随时记录当地牧民有关于生产、生活、文化、仪式的宝贵素材,正是这些动态的视频资料一直陪伴她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她这种扎实的田野精神,从事研究的认真专研值得肯定。

就本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而言,具体以生活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腹地的蒙古族游牧民作为研究对象,在长期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对生计选择和草原情结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实践主体如何维系和延续游牧生计及其精神世界的动态图景。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在国家引导下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牧民怎样以家庭为载体,弹性调整和变化生计策略,维系游牧生计的延续性;二是定居之后的空间改变及其生计策略的调整对牧民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及其这一过程带来的社会分化及社会问题;三是定居与生计策略的调整对他们的心态及地方性文化机理产生了什么影响,作为游牧经济及文化传统的精神世界如何延续,而草原情结在生计及传统延续过程中又如何起作用。这三个问题成为更进一步地认识在整个社会变迁的叙事背景下,牧民经历了怎样一个不断选择以及情感纠结的调适过程。

本书着重挖掘了牧民对社会变迁的响应及其主动性和能动性地应对策略,意在建构新的文化——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理论格局,提出基于草原生态环境建构的草——畜平衡互动格局中,不应忽视环境中“人”对于结构再造的能动性和影响力,这一视角即草——畜——人三者之关系也是我20多年前在草原生态研究中所关注的重要领域。我也希望在张昆的研究中要继续关注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及人类心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本书非常重视“人文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内生动力,为牧区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民族志个案,也为我国牧区社会当今实施“牧区振兴战略”和“牧区可持续发展”,推进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区域社会与发展的经验个案。可以说,本书在游牧社会变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本书借用费先生“乡土情结”一词表达的内涵,提出了“草原情结”这一概念,以此来形容牧民内心所具有的持续性、以草为核心的愿望、信念与情感,也用“根在草原”表达了作者及其所研究的牧民对草原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依恋与不舍正是维系和延续游牧生计及其文化传统背后深层的文化机制所在。当然如何看待草原生态当今面临的问题,如一些地方借生态保护之名进行的集中化安置、围封转移、大规模禁牧等措施对牧业民族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单纯的迫于压力进行生计转型,也使他们离开了“有根的”草原,进入到一种新的“无根的”社会生态之中,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文化社会失衡案例也不断出现,其背后包含着传统草原人文价值的缺失。失去草原的牧民不仅失去了他们的生计家园,其对草原的认知变迁和人文精神变迁,也昭示着他们对自身精神家园的远离,而工矿业对草原的开发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也是我们在今后的草原生态和社会变迁研究中更应关注的重要内容。也希望张昆博士能够在该领域不断努力进取,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更优秀的成果。

[1][日]七户长生,丁泽霁编.干旱、游牧、草原——中国干旱地区草原畜牧经营[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2]麻国庆.人文因素与草原生态[A]//潘乃谷,周星主编.多民族地区:资源、贫困与发展[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nmgsfdxxbzz.cn/qikandaodu/2021/0715/1354.html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
下一篇:第八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投稿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版面费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